在中国,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已经得到快速发展,但电网却成了最大阻碍,电网自身的问题亟待改善。要改善环境,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就要大力发展新能源,而要发展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,就需要电网能够适应这些间歇式电源对电网带来的冲击,改变自身服务电源接入的管理模式。2014年7月28日,华泰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郑丹丹告诉记者。
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方式主要有二。一种是将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35千伏和更低电压的电网,第二种是将大型风电和光电接入110千伏及更高电压电网。这两种接入方式都由于新能源的随机和间歇特征而对电网造成影响,在输电和配电领域都需要随之改变。
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,新能源接入电网已经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,而是要形成信息、市场和技术等多位一体的电力交易系统。
新能源已到来
拷问电网传统管理模式
今年入夏以来,为了刺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,一系列风电及光伏新政策连续出台。2014年6月19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,规定凡2017年之前投入运行的近海和潮间带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小时0.85元和0.75元。据预测,这样的电价将使海上风电项目内部收益达12%左右,是极大的利好。
同日,国家能源局还就有关分布式光伏的问题召开研讨会,进一步确认了今年底前要完成分布式光伏千万千瓦的装机目标。为完成这一目标,与会者提出将扩大分布式定义,除了屋顶项目,可将农业大棚及渔光互补项目等也列入分布式范围,执行地面电站上网电价政策。
过去十几年间,中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,这给电网带来了一系列挑战。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北地区大型风光电站严重的限电问题。